还有的投资人愿意投,但要求对企业的业务和战略有操控权。
也有人将获得BAT的投资视为抱BAT大腿、登陆“BAT板”。
在创业初期,我的团队每月工资要12万,公司和仓库每月租金水电要3万,推广费每月要6-10万,产品成本每月要12万(这也包括库存)。
整体上,现在做VR的厂商都是在为将来做布局,未来产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前期持续投入,后期才能坐享其成。投资也是一样,大量投资人最大的毛病也是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,到底什么项目是你的需求? 1. 找准需求:刚需,痛点,高频 我做过几个成功的案例,第一个,我当年投了一个初中毕业生,叫蔡文胜。 比如大陆桥(837492.OC),公司2014年只有0.24万元的净利润,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了355倍,达到846.97万元。
并且摩拜App上的地图不够精准,车辆定位不准确也没有导航,用户找车成了大问题。这意味着,厂商们仍旧需要在研发上投入海量资金。